对轻松程度占第二位的是灵敏度。同一套系统,总是音量大一些比小一些的轻松,也就是用小一些气力就能发出较大的声音,自然就轻松了。表面上看,这一点似乎比前述的音域更重要,实际上,制约着灵敏度的,恰恰与音域相关。这是因为,音量开到一定程度会"啸叫",要做到开的尽量大又不啸叫的关键因素是什么?主要是频响特性。对于一个峰谷很多的系统来说,每一个振峰点都存在自激啸叫的可能,音量开到满足闭环增益大于1时(指电声系统总的闭环),这个振峰点就满足了自激的幅频特性,一旦相频特性满足0相位,就必然发生自激;同样,如果一个系统低谷很多。那么,平直段(暂且认为没有振峰)的幅度限制就成为避免啸叫的条件。而音量是一个综合结果,低谷过多将使平均声压级降低,其结果也是感觉音量不大。所以,系统的频响特性越平直,所得到的平均声压级越高,感受的音量也越大。
影响轻松程度的第三个要素是音染。这一问题最多被提及的是Hi-Fi业界。做一个假设,有一个音箱的低音喇叭损坏发生了"蹭圈",演唱时会有什么感受?这时在音箱中发出的正常声音之外,还会掺杂着难听的磨擦声,这些多余的声音就是音染。音染的表现形式和程度是多种多样的,有的表现为无论声音大小都一直存在;有的表现为音量大时才出现;还有的轻微到只是感觉声音有些沙沙的粗糙,好象与原音叠加的天衣无缝(Hi-Fi业界称为人工味),等等。用有音染的系统演唱,就好象声道堵了很多东西,声音好不容易穿过去了,但是随着堵塞物性质的不同,原音中掺杂了很多多余的东西;而音染小的系统就好象声道异常畅通,很容易就通过去了,声音自然没有多大变化。
一些音量大时才出现音染的情况,大多是系统动态范围小造成的。演唱者这时总觉得不敢大声唱,一大声就有破擦声甚至撕裂声,感觉很不舒服。而多大的动态范围合理,目前尚有争议。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营业场所,总不应该一味的压制消费者的性质。根据人耳的听觉能力范围,不失真声压级104dB仍会感到轻松。若按大多音箱的灵敏度和20至40平米的面积,换算成功率可达300W(这里所说的不是平均功率,而是动态范围最大功率)。按照Hi-Fi理念,就是要有足够大的储备功率,听觉才轻松舒适。以TPMPO音箱为例他的设计功率为250W8Ω也是基于这种考虑。
最后一个对轻松程度影响较大的是余音处理,也就是常说的混响效果。混响是人工美化人声最常用方法,无论是功放还是专用周边设备都有大量的成功范例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余音的发挥与系统品质有很大关系。这是因为,余音总是越来越弱的,系统解晰力越高,所能还原的余音就越充分。传统的KTV音箱由于大多采用纸盆高音,分频器又不象Hi-Fi那样考究,加上许多环节采取措施不够,要想达到较高的解晰力是很难的。常用的补救措施是在电器系统中加入激励功能。从大多数情况看,影响解晰力的环节包括:音箱、功放、话筒和传输线。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音箱和话筒。
有些音箱设计引入了Hi-Fi理念后,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解晰能力上,听过用过的人会惊奇的发现,这种音箱不用激励也能感到好象有激励存在,甚至这种效果比使用了激励器还更真实、自然。道理很简单,前者是出现了缺陷后再人工弥补,而后者是从一开始就尽量减少丢失,也就无须弥补了。人工弥补的缺点是很难与人们希望的相吻合,不是多了就是少了。多了会产生"燥"的感觉,而且容易引起自激。少了作用不明显。弥补的频段如果不恰当就会产生新的峰谷,出现前面提到的问题。相比之下,还是"原汁原味"为好。
卡拉OK音箱音质是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,只要科学的合理的进行设计,巧妙的选择音箱所使用的材料,精心的进行组装和调试,新型的卡拉OK音箱的音质就能有一个质的飞跃。所以多高音的音箱、大功率的音箱、箱体结构奇异的音箱纷纷问世,BOSE301v、TPMPO-T804就是属于这种产品。
的卡拉